葛寨镇

日期:2024-11-06来源:葛寨镇党政办

一、概况

葛寨镇,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地处伊川县东南部,东邻汝阳县蔡店乡,南连嵩县,西接酒后镇,西北隔伊河与鸣皋镇相望,北与白元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62.74平方千米。1958年9月,成立葛寨公社;1983年12月,改为葛寨乡。2018年,葛寨乡撤乡建镇。葛寨镇户籍人口4.5万人,辖19个行政村。

葛寨镇境内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区,地势略微南高北低。地形为南部为山区,北部为丘陵区。境内主要有伏牛山系掘金顶、香炉石等,最高海拔1650米。总人口4.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3万人,城镇化率8.1%。另有流动人口0.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78万人,占48.1%;女性2.13万人,占51.9%;总人口均为汉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86人。粮食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2022年,生产粮食2400吨,人均0.7千克,其中玉米1100吨,小麦13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大豆、中药材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8万头,年末存栏15万头;牛饲养量3500头,年末存栏5000头;家禽饲养量10万羽,上市家禽6.5万羽。累计造林8000亩,其中防护林3000亩,经济林4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5万株,林木覆盖率12%。中药材种植2500亩,种植烟叶2200亩,辣椒种植 400亩,红薯种植7029亩。

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总要求,突出抓好一“铜”、一“叶”、一“硒”、一“矿”四大产业,全力打好四张牌(青铜特色小镇、现代烟草示范基地、富硒特色产业种植、玄武岩开发),把葛寨镇打造为中国驰名的“青铜文化之乡”、“现代烟草示范之乡”、“富硒农产品之乡”。

在烟涧村北莲花山上,周敦颐墓苍松翠柏,林木葱郁,有碑楼一座,碑联为”东观莲花听鸟鸣,西望白龙闻水声”,有六角亭纪念碑一座。墓冢方圆百丈。此为周敦颐的衣冠冢,是周敦颐自己选定的墓地。周敦颐,初名敦实,因避英宗藩邸旧讳,改名敦颐,字茂叔,号濂溪,生于公元1017年农历5月初5,卒于1073年农历6月初7。祖籍湖南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二十四岁起先后在开封、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居官,他一生廉洁清正,著有《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等传世之作,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与范仲淹、程珦同朝为官,结为盟友,程珦把两个儿子(程颐、程颢)拜周敦颐为师,后来二程都成为理学宗师,开创洛学。宋神宗六年(1073年)周敦颐病故,子孙尊其遗嘱,同出三灵,据说1052年范仲淹死后葬于洛阳万安山南麓,周敦颐与程颢、程颐二程的父亲程珦送葬后商议,二人也在洛阳为自己选一块墓地,死后三兄弟也在一起,永不远离。于是便邀风水师等从龙门东山口沿伊河东西两岸南游。周敦颐观烟云涧附近有莲花峰,有白龙河,就先选莲花峰上为墓地;同时程珦选伊水西岸白虎山上为墓地,这样周、范、程墓地呈三角定律,两岸三处隔河相望,永远在一起。

伊川县葛寨镇烟涧村是中国青铜器制作、复制、创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烟涧村有“中国青铜器文化的活化石”之称,仿古青铜器制作历史悠久,该村古为秦楚丝绸商道上的青铜器铸造之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三星堆遗址迎来大规模连续发掘期,深埋地下数千年的青铜、玉石及黄金制品相继面世。当地村民瞅准商机开始仿制,三星堆系列仿古青铜器仅仅是众多精美仿古青铜器中的一个系列。现全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在从事仿古青铜器的生产与销售,是全国仅有的各类青铜器铸造特色乡村。黄兑村:相传在上古时期,当时伊川地处“五洋江”,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农田、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夏禹继父业治理洪水,化堵为疏,消灭水患,后舜称为“三皇五帝”之一,当时他站在的第一块露出水面的地方称为“皇得地”,后演化为黄兑村。吉章村:西汉末年,王莽与刘秀交战,刘秀路过此地,全村鸡鸣,刘秀称此村为鸡鸣彰村,后演化为吉章。烟涧村: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各地群雄四起,其中一支起义军领袖名刘秀。在一次战役中,刘秀率兵自洛阳向南阳撤退,途径一个小村庄,庄东西两面分别有清澈的小河蜿蜒流过,村庄周围树木葱茏,花草繁茂。时值晚间,人疲马乏,遂下令夜宿该村。清晨之时,刘秀一觉醒来,走出农舍,凭高观看,但见村庄上空轻烟袅袅,云雾漫漫,时隐时现的民居如飘浮在仙境之中,刘秀触景生情,叹曰:"好一个烟云涧也。"后刘秀在洛登基称帝,是为汉光武帝,这个小村庄即以汉光武帝亲口所赐封号更名为烟云涧,简称烟涧。

扁鹊庙会,民间称葛寨会,由古代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来的,每年三月初举行。庙会表达了人们对医祖扁鹊的尊敬崇拜,也是与古人交流与天地合一的一种方式。庙会期间,扭秧歌、扇鼓舞、杂耍等民间传统表演精彩纷呈。参加庙会的人覆盖周边几个县区,庙会的客流量达数万人。

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始,我镇大部门原住民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附近迁徙而来,在此聚集形成村落、集镇等,我镇农耕文化自此而开始,距今已600余年历史,葛寨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和小麦为主,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探明我镇处于天然富硒土壤带,利用先天优势近期开始规模种植富硒小米、富硒红薯并由此发展出相关产业链条,改变了我镇居民的600多年的种植模式,增加了我镇的居民收入。

“乡愁,过去是对故乡和母亲的一种留恋、一种想念、一种思念。现在,乡愁是一种对家乡的建设、发展和奉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不能忘记生我们、养我们、成就我们的家乡和亲人......”洛阳凤凰山集团董事长郭建华说:“在外面发展的再好,都不如在自己家门口发展,我们将积极推介葛寨、宣传葛寨、把外面的资金引回葛寨,为葛寨更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旅农旅融合、生态科技发展”是葛寨镇党委在“十四五”期间制定的重要发展规划。一是北面重点发展好青铜文化小镇,南面依托张棉山生态优势,重点发展天室山旅游景区开发,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力于招大商,引重资,走传统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二是西面充分利用伊河丰富水利资源,东面充分抓住土地高富硒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瓜果、小米、红薯、采摘等产业,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引进高效农业种植技术,走高效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之路。三是中部重点支持、配合好三洋铁路、S319夏宜线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打造伊川南部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为当地及周边农产品外运、外销,南部山区生态开发等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优的服务。

乡村文化就是一种源于乡村生活,不同于城市文化的另一种文化,它是乡村居民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气息的文化。葛寨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重阳饺子宴、五美家庭评比、广场舞比赛以及一年一度颇具规模的后富山村篮球赛。通过此类活动一是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和中心任务及时送进农村的千家万户。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坚决扫除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结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把农村典型的好人好事搬上舞台,让农民自演自说,在娱乐中得到启发教育和鼓舞。

葛寨镇有一个抗日英雄名叫郭绍绪,他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奇招歼灭日寇”的佳话,在河洛大地上广为流传。

郭绍绪是葛寨乡黄兑村人,早年是出了名的打孽手。12岁时投奔镇嵩军,当了一名小小的勤务兵。七年后,19岁的郭绍绪已经身强力壮,还升了个小军官。

1944年,日军入侵中原,当时驻扎在白元的日军大队长大内义弥派翻译官联系郭绍绪要他投靠日本人,并且许以伊川县保安司令之职,郭绍绪欣然同意,并说要翻译官转达他要宴请日本军官,联络感情之意。

1944年8月25日,伊川县白元乡寨子街一处酒店内,一场“鸿门宴”渐入高潮。“喝酒!太君,你的辛苦。”郭绍绪给受邀的日本军官大内义弥敬酒。大内义弥已经醉眼惺忪,语无伦次地说:“郭先生,你的英雄,大英雄,是大日本皇军的朋友!”郭绍绪说:“不敢当,不敢当,以后绍绪还要跟着皇军混饭吃,太君可要多提携,多照顾。”日本军官哈哈大笑:“郭先生,我们以后是朋友,朋友的不客气,你的大大地好。”“清炖鸡来了!”随着端盘子小伙计一声吆喝,听到这声暗号,自卫团团长郭绍绪放下酒杯,拔出手枪,对准日军大队长大内义弥的头部,大内义弥还没有反应过来,“咚咚”两声枪响,大内义弥脑袋开花,应声倒地。正给日军上茶、倒酒、送菜的几个伙计,全都是自卫团的弟兄,刹那间像变戏法一样都从怀中拔出了手枪,向围坐在餐桌四周的鬼子射去,4名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倒下去了。日军翻译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刚蹿到门口,就被郭绍绪一枪打中后脑,栽倒在院子里,伸了伸腿死了。两个腿快的日本鬼子刚跑到院里,还没来得及拔枪,就被追出的自卫团兄弟打死了。剩下的一名鬼子鞋都跑丢了,枪也没有顾上拿,光着脚逃到了大街上,还没有跑多远,也被守候在大街上的自卫团兄弟打中胸膛。

第二天拂晓,日军为了捉拿郭绍绪,调集了三个中队的兵力向自卫团进剿。双方激战了一天,由于日军对伏牛山地形不熟,又被当场击毙了30多人,击伤了几十人。鬼子捉拿郭绍绪不得,便放火烧了郭绍绪家的房子,军长王凌云家的房子也被鬼子纵火焚烧。

郭绍绪的英雄事迹激励了当地人民反抗日寇侵略者的斗志,纷纷组建人民自卫团、游击队,抗击日寇。郭绍绪也经常与共产党地下组织一起合作,继续战斗在抗日救亡第一线。

葛寨镇境内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区,地势略微南高北低。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磷、矿泉水等。其中南部石梯一带磷矿储量达1700万吨,含磷量达22%以上。中部的龟山脚西侧凉水泉水质甘甜,含有人体必需的锹、偏硅酸、锌、锰等20余种微量元素。耕地面积4.8万亩,分为旱地和水浇地。其中葛寨镇张棉村一带地处山区,怪石嶙峋,依托张棉水库,形成群山怀抱,绿水环绕的地势,具有极高旅游价值以及经济开发价值;西北部杨楼村附近探明储量巨大的玄武岩,有极高工业价值;葛寨镇政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总要求,因地制宜提出一“铜”、一“叶”、一“硒”、一“矿”四大产业,其中一“硒”、一“矿”指富硒产业园和玄武岩开发便是依托于我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上发展而来。

办公时间(工作日):夏季8:30—12:00,15:00—18:30;冬季8:30—12:00,14:30—18:00

二、下设机构、职能

1、党政综合办公室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文秘、信息、政务公开、机要、保密、档案、财务、后勤等工作。对应县级党委办、政府办、人大和政协机关、改革办、机构编制等部门。

2、葛寨镇党建工作办公室

负责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服务乡镇党委加强自身建设,指导村级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对应县级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

3、葛寨镇经济发展办公室

负责统筹落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

整,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等工作。对应县级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商务、文化旅游、审计、统计、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负责投资项目的洽谈、立项、论证、审批;负责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分解和统计考核奖励等工作。对应县级商务、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

4、葛寨镇乡村建设办公室

负责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林业、水利等工作;承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对应县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乡村振兴、水利、林业、人防等部门。

5、葛寨镇公共服务办公室

负责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工作,组织实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对应县级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

6、葛寨镇平安建设办公室

承担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以及社会稳定等工作。对应县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网信、信访等部门。

7、葛寨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省政府下放权限决定,以乡镇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负责健全执法配合联动机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对应县级农业农村、

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等具有执法权的部门。

8、葛寨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根据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授权集中办理有关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对应县级行政审批和信息管理部门以及具有审批权限和政务服务事项的部门。

9、葛寨镇应急管理办公室

贯彻落实国家应急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负责应急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应急救援;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等工作。对应县级应急管理等部门。

10、葛寨镇退役军人服务站

宣传贯彻退役军人有关政策法规,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负责拥军优属工作;培育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典型等工作。对应县级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

11、葛寨镇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

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村镇规划,指导做好村规划的实施和住宅建设的管理工作;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以及村镇建设规划许可等工作。对应县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部门。

 三、主要负责人

庄坤杰:党委书记

马静艳:党委副书记、镇长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 : 0379-68333512    地址:洛阳市伊川县人民中路269号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管理: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103290008
  • ICP备案号:豫ICP备17032252号-1 公安备案号:41032902000181
  • 技术支持:三智信息技术(洛阳)有限公司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