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十五朝古都洛阳,紧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南与中国最美的地方—白云山所处嵩县一衣带水;郑少洛高速公路把伊川与中岳嵩山及著名的中国武术发源地少林寺连在同一条线上;西与宜阳县接壤。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一山二川七分岭”,辖12镇1乡2个街道,359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和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92万,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和省委、省政府首批确定的对外开放重点县、扩权县之一,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对外开放先进县、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伊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历史文化遗址33处,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开凿于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耀眼地镶嵌在“伊阙”之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范仲俺,程朱理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周易理论的重要代表邵雍都长眠于伊河两岸。伊川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称伊国、伊阙,虞舜时称伊川,隋时置伊川县。后历经变革,至1932年,合并平等、自由两县为伊川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
伊川,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环境优雅,拥有着厚重的历史,正创造着更加辉煌的明天。伊川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蕴藏着无限商机。伊川人民殷切期盼一切有志之士来这里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成就未来。
伊川县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辖12镇1乡2个街道,359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和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人口92万,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和省委、省政府首批确定的对外开放重点县、扩权县之一,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双拥模范县、对外开放先进县、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一是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酒祖故里、圣贤之乡、理学名区”美誉,范仲淹、姚崇、邵雍、程颐、程颢等名人先后在这里生活并安茔,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伊川,轰动全国的陆浑戎遗址考古重大发现就在伊川鸣皋镇徐阳村。二是交通条件便利。紧邻洛阳新区,距离市区仅有20分钟车程,焦枝铁路和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三洋铁路、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交通将更加便捷。三是基础设施完善。西气东输在伊川设有分输站,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3万吨,供暖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商业区的水、电、气、路、暖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四是产业基础雄厚。坚持传统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战略,初步构建起以铝及深加工、磨料磨具等新材料主导,以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以电子信息和高端智能制造为新兴的“122”现代产业体系。五是要素资源齐备。煤、天燃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省铝材质检中心和伊电控股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作用突出,在校高职中总人数、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均居全市前列。2019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19.6亿元,比上年增长8.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2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4亿元,增长11.1%,综合实力位列中部县域经济百强第4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