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酒后:“四式治理”显活力

日期:2023-09-11作者:

近年来,酒后镇坚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主线,在践行伊川县“一网双联多元”治理模式下,深入开展“服务式治理”、实施“网格式治理”、落实“协商式治理”、强化“引导式治理”,形成了“党建为引领、网格为基础、道德为导向、服务为主题、自治为重点”的治理新格局,让乡村治理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式治理,让治理更人性。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系群众、精准服务群众,为“一老”“一小”“一青壮”持续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服务好“一老”,建设村级集中养老服务站和居家助老服务点,初步形成集中和居家相互补充、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充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生活需求。照护好“一小”,以“乡里中心”建设为契机,重点完善托幼服务中心设施,精心组织开展课后托幼延时服务,打造家长们的“托管班”、孩子们的“兴趣班”。关注好“一青壮”,成立工作专班和劳务输出服务点,“一对一”摸底镇域工业企业用工需求,鼓励引导800余名青年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培训,着眼于群众对电工、家政服务、保健按摩等实用技能的需求,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800余人次,涉及脱贫户、监测对象、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400余人,有力提升了劳动力职业技能,促进更好就业创业。

网格式治理,让治理更精细。将村级党组织体系与网格治理体系融入“一张网”,实现网格员与网格内党员“双联动”,自上而下建立“镇党委—村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的纵向管理体系。全镇划分网格60个,689名党员参与联系群众1.2万户,主动承担分包区域重点工作任务,实现了党建引领的网格工作全覆盖。在有方村,五保户老人意外摔伤骨折,无人照护,网格长叶永军与两名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将老人送往县医院救治,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到日常;在黑龙沟村,网格员们以开展“我为党旗添彩”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冲在前、干在先,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全民参与热情高涨;在白瑶村,网格员们化身志愿者,挨家挨户排查燃气安全隐患、宣传安全用气知识,免费为村民更换液化气软管,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协商式治理,让治理更民主。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有事来协商”民主协商议事活动相结合,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让村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营造有序参与、平等议事协商氛围。近年来,酒后镇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先后破解了“软弱涣散村”治理、村集体资产混乱和土地流转难等想解决又不好解决的大事、难事,使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理发生了深刻变革。通过积极开展协商议事,酒后镇今年来为村民办成了十大民生实事,如向中国扶贫基金会争取资金支持,重建便民桥3座;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工程,全镇80%的村庄实现供排水设施全覆盖;充分利用空闲地、“边角料”,规划新增小广场和小游园13处……“十大民生实事”的实施,让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协商能办事、协商能成事。

引导式治理,让治理更有效。紧紧抓住文化阵地、志愿服务、典型选树等方面,点滴长效地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治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基层文化宣传主阵地作用,组织妇女节趣味运动会、春节写春联、铜器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打造升级农家书屋28家,配备农业、科教、儿童读物等各类藏书20000余册,让村民就近就能及时“充电”;依托红色和乐纪念亭建设党建宣传教育基地,在党员活动日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和学生参观,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机关,飞入“寻常百姓家”。组建医疗服务队、蛟龙救援队、退役老兵志愿队等志愿服务队30余支,登记注册志愿者3100余人,引导志愿力量在人居环境整治、议事调解、便民服务、移风易俗等方面开展服务,并将“服务”一线作为发现优秀干部和考察积极分子的阵地,为选任干部、发展党员提供依据。结合村情民意,建立“五美家庭”、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等10余项村民评选事项,一批新时代乡村治理先进人物受到表彰奖励,尊老爱幼、家庭和美、邻里团结等文明新风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在乡村治理的大课题中,酒后镇突出党建引领主线,巧用“四式治理”工作方法,让“事事有人管、人人皆参与、处处都讲礼”成为常态,善治大门正徐徐开启。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 : 0379-68333512    地址:洛阳市伊川县人民中路269号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管理: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103290008
  • ICP备案号:豫ICP备17032252号-1 公安备案号:41032902000181
  • 技术支持:三智信息技术(洛阳)有限公司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