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川)甘薯产业发展大会暨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工作会议在伊川县顺利举行

日期:2021-10-12来源:伊川新闻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0日,中国(伊川)甘薯产业发展大会暨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工作会议在伊川龙凤山古镇举行,来自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综述试验站站长及主要业务骨干,河南省农科院、洛阳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校等相关专家与会,共议甘薯产业发展大计和良策,助推伊川县打造“岭上西薯”农业新名片。

伊川县地处豫西丘陵地区,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非常适宜红薯种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托富硒资源禀赋和种植基础,谋划实施了以富硒谷子和富硒红薯为重点的“2+N”富硒产业体系。红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伊川县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品牌文化、产权保护支持力度,红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品牌价值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今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全年产值超过5亿元,亩均纯收益超过3000元。今年4月份,“岭上西薯”被农业农村部纳入“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排毒、抗癌、抗衰老作用,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2018年,河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省有色院对伊川土壤微量元素进行调查,发现伊川境内的鸦岭、平等、鸣皋、葛寨一带,分布着6条富硒土壤富集带、50 万亩富硒耕地。伊川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确立了富硒小米+富硒红薯的产业发展路径,并加快部署项目实施,与北京福来公司合作,深入挖掘红薯文化价值,寻根塑魂,理清优势,以年轻化、快餐化、功能化为目标,精准定位,力争打造岭上硒薯第一鲜食品牌;打造了鸦岭镇亓岭村岭上硒薯种植示范基地等6个红薯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在大户的带领下,农户种植积极性连年高涨,从原来的鸦岭镇辐射到现在的伊川东西两岭,从原来的商超零售到现在的满大街销售,伊川“岭上西薯”火遍洛阳、火上郑州。为了促进红薯产业发展,伊川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100元补贴,连补三年;给予每个新型经营主体20-200万元的创业贷款支持;优先布局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水电路配套,优先实施“四好农村路”、生态调蓄和林业修复工程,统筹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交通条件,全方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伊川县与河南省水投集团、洛阳农发集团合作,计划投资3亿元,在鸦岭镇高标准打造1万亩的岭上硒薯数字化农业示范方,配套建设红薯博物馆、农业主题公园、科技研发中心、深加工中心、红薯产业小镇等一系列产业融合项目,打造红薯产业全产业链。目前,仓储中心、物流中心、分拣中心、深加工中心、电商中心等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市级红薯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创建。

县委书记李新红在致辞中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伊川县红薯产业发展规划,管理好岭上西薯区域公共品牌,建好伊川红薯仓储物流园、文化园、深加工园,充实技术队伍,搞好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优选适宜伊川种植的红薯品种,大力推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积极促进电商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红薯产业龙头企业,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岭上硒薯,共同享有自然、科技、群众带给我们的健康食品。会上,伊川县还进行了“岭上西薯”品牌战略发布、中国甘薯产业大数据平台正式开通上线等仪式。会议由县长袁剑主持。会后,与会嘉宾还共同走进鸦岭镇亓岭村岭上硒薯种植示范基地、富硒食品产业园实地观摩交流。

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马代夫、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易中懿、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业务骨干及科研院所相关专家教授,洛阳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刘军学、洛阳市农发投资集团副总经理杨红朝,伊川县副县长常光磊等参加会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所有: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 : 0379-68333512    地址:洛阳市伊川县人民中路269号
  • 建议使用1366*768及以上分辨率,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管理:伊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4103290008
  • ICP备案号:豫ICP备17032252号-1 公安备案号:41032902000181
  • 技术支持:三智信息技术(洛阳)有限公司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