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教育伊川最美教师风采展示03】鸣皋镇中溪二小教师——姜社武
-
日期:2020-08-21
来源: 伊川县教育体育局
碧血丹心 桃李成蹊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志育才终不悔”,这是对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鸣皋镇中溪第二小学的姜社武便是这许许多多普通乡村教师中的一员。从1991年七月走出洛阳二师的校门、怀着满腔热情辛勤耕耘在农村教学第一线开始,无怨无悔,已经28个春秋了。
三尺讲台,惯看日月秋风,多少青丝变白发,多少桃李满天下。不变的是讲台,改变的是一届届祖国的花朵,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对教育执著的爱,对教育执著的坚守。
一、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从教以来,他从未离开过教学第一线,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那是应该的,必须的,那是做人的底线。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那就一定要把这份职业做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仅要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力争当一名乡村教育家,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辱“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寸能完成“教育”这神圣的使命。
虽然他已教书育人二十八年,教材早已烂熟于心,但他还是把每节课都当成新课授,精心备好每节课,研讨每个知识点,从不放过任何细节。在讲授中,他尽量选取日常生活当中鲜活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出来,立足实际,立足学生,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备学生,备教材,制定教学策略,一丝不苟;用微信,用钉钉,制做多媒体课件,与时俱进。他深知,在教学中,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还要狠抓规范,狠抓落实。抓规范,就要规范上课语言,句句切中要害,不拖泥带水,不凭空想象,天马行空;抓落实,就要多检查,多督促,务必掌握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他重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得而有成。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断琢磨,既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又要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还要多方涉猎,博釆众长。他注重教学反思,他认为,在课中反思,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课后反思,才能对课堂的教与学、得与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勇挑重担,均衡创建
“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份内的,都要把它干好”,他说。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迎接国家均衡创建验收,他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热火朝天的工作当中。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硬件条件差,教学楼陈旧,他就和社会贤达人士座谈,商讨对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维修教学楼。他又领导建水井,修花坛,植树种草,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决心和胆识,硬是让学校“旧貌换新颜”,往昔破败的样子只有在梦中依稀可见,真正达到了环境育人的境地。
档案工作也是创建的重要工作作之一,但学校教师少,教师年龄偏大,许多工作分不下去,很多教师有畏惧情绪,不想整,不会整,这都需要校长亲力亲为。为此,他动用各种关系,先后到栾川、嵩县、伊川县城等地深入学习兄弟学校整理档案的经验,自己心中先有数,先有底,先为教师打个样,做出表率,然后再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整理。就这样,中溪二小的档案整理工作,每次都作为鸣皋镇的样板模本而向其他兄弟学校推广学习。学校各室的创建也同样渗透着他的滴滴汗水,点点心血。正是在他的带领下,伊川县鸣皋镇中溪二小在2017年5月代表伊川县迎接国家验收,受到验收领导的高度肯定,顺利通过验收。这时,也只有在这时,他才开心地笑了,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天道酬勤”,天大的事,只要去做,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终将取得预期的成绩。
学校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学校!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学校。他从不因自己的私事和家事影响学校的工作。为了把学校工作搞上去,他把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托付给哥哥和弟弟照看,他每次回到老家看望老母亲,看到母亲日渐瘦弱的身体,默默地注视,想说又不忍说,他五味杂阵,心痛至极。虽然,他也知道,老人家是多么想让他多陪他一刻啊!但为了学校工作,每次都强忍着泪水,下决心离开。为了心中的理想,必须舍弃些许儿女情长。
三、角色转换,无悔无怨
姜社武老师自1999年7月至2017年8月担任农村小学校长18年之久,期间经历了太多泪水与欢乐,长期负重致远的工作使他的健康出了问题:颈腰椎突出变形,压迫神经,头晕眼花,时常疼痛难忍,但他却从没耽误学生一堂课,从没影响学校工作。
2017年8月,46岁的姜老师因个人健康原因主动辞去校长工作,担任着小学高年级语文品德等学科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他毅然决然地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依然如故地用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今年,更是不寻常而又令无数国人难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了无数孩子进入校园学习的脚步,姜老师他克服种种困难,“停课不停教”,忍着时不时发作的病痛,坚持给学生上直播课;还天天利用微信群给学生布置检查订正学生作业,并利用电话、微信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生活学习防疫情况,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完成各科布置的作业。多次戴口罩到学校附近的留守儿童姜和恒、姜培钉、陈浩等同学家家访,鼓励孩子们用于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离校不掉队,做一个懂事知礼的好孩子。
二十八年的风霜染白了姜社武老师的鬓角,丝丝缕缕诉说着大爱至臻的艰辛,二十八年的教坛春秋沧桑了他的面庞,沟沟坎坎洋溢着大爱无疆的深邃。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不论是当老师还是当校长,都是教师群体中平凡的一员。他沉浸在乡村,为教育事业做了多么大的贡献,可能连他自己也不这样认为。但是,乡村学校有多少像他一样的老师,悄无声息地扎根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从清晨走向日落,从年轻走向老去,一切都是如此平凡,没有一个亮点。
这,难道不是真正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