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站首页 > 乡镇动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水寨镇便民服务中心将政务服务从“柜台后”搬到“家门口”,推出“流动窗口+绿色通道”的双轨服务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服务的温度与智慧。主动破局,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的暖心转型。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办事难的问题,水寨镇组建“民生轻骑兵”服务队,建立“预约响应+定期巡访”机制。工作人员携带移动终端设备深入村居,现场办理低保申请、医保激活、残疾证换领等高频事项,让行动不便的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零距离”服务。今年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2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问题6件,真正实现“干部多跑腿,群众少烦心”。乐志沟村村民张红凡病重卧床不起,了解情况后,社保所组织工作人员到家中对其认证,并宣传新农合政策。

精准施策,绿色通道打造民生服务“特快专列”。聚焦务工返乡人员、企业紧急审批等时效性需求,服务中心开辟“民生急办”专项通道,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机制。通过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将新生儿参保、社保卡补办等事项办理时效提升60%,企业证照变更实现“即来即办”。同时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疑难问题联席会商制度,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智慧赋能,数字化改革延伸服务触角。在传统服务模式基础上,根据居民需求和各项业务特点,通过视频连线指导群众自助办理业务,配套“政务快递免费送”服务,形成“线上受理-远程指导-线下送达”闭环,让数据多跑路成为服务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水寨镇便民服务中心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 服务下沉是基础,打破物理空间限制,主动发现并响应群众需求;机制创新是关键,通过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能,用制度保障惠民政策落地;科技赋能是方向,数字工具与传统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这种“将办公桌搬到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更在点滴细节中筑牢了党群关系的信任基石,为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样本。正如办事群众李大爷所言:“现在政府服务就像自家屋檐下的燕子,贴心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