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川城关:为民解忧“终点站”
-
日期:2023-12-21
来源: 伊川新闻
“调解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在城关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墙壁上的这句标语格外醒目。为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近年来,城关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落实“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纠纷不上交”的工作目标,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完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矛盾化解。按照“党工委领导、街道办主导、综治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原则,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实行信访接待、纠纷调解、劳动仲裁、诉讼服务、综合指挥“五位一体”的矛盾纠纷调处运行模式。细化“一站式”受理工作流程图,健全职责任务清单,推动矛盾调解“闭环”运行,以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体制机制,将调解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
聚焦群众诉求,探索多元调解方法。城关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创新探索出“1+N”调解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1”是指实现一个目标——矛盾不上交;“N”是灵活运用多种调解方法,最大限度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直接调解与寻求援助相结合,倾听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灵活选择社会力量,采取适当方法调解;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说服劝导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褒扬激励与主要矛盾相结合,对当事人优点长处及时予以表彰鼓励,缩短与当事人的距离,全面了解纠纷情况,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德”“法”相结合,严格依法调解,对纠纷的解决没有具体法律规定可循时,依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处理;矛盾调解和典型培树相结合,善于巩固调解成果,抓典型人、树典型事,以案释法,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创新调解模式,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城关街道不断探索创新,着力构建“三二一”调解服务模式,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组建“三支调解队伍”——“五老”调解队、志愿者调解队、网格员调解队,日常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苗头隐患,合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搭建“二级调解服务阵地”——规范提升街道、社区两级调解服务阵地,街道设立“四室一厅”(综合协调工作室、心理咨询工作室、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治安防控工作室(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室)和群众接待大厅),社区建成集群众接待、矛盾调处、网格化管理、视频监控以及警务服务、心理咨询服务站等功能要素齐全的社区综治中心,努力做到“阵地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一是建立“一套调解服务体系”——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加强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退役军人事务、人社、妇联等部门之间的联动,每天安排一个部门为主班进行矛盾调解,其他五个部门为副班,随时听从矛盾调解中心调动指挥,开展“专事专办、专人专解、专项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