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依法行政 > 法治政府示范创建

 

 

2023年我单位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全面履行政府法治工作职能,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进程,现将我单位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单位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局党组会议、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全局干部职工大会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位。

法制建设规划为准则,把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全局工作重点项目。结合水利实际,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为成员的依法行政组织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制定水利局学法计划,主要领导带头述法,班子成员集体学法,中心组会议讲法,干部职工学法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落实责任股室。明确2023年度全局法治建设工作思路,分解年度法治任务,对照任务清单,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坚持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本单位领导机构定期会议议事日程,做到有部署、有检查,保障规划的落实。

三、完善制度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审核制度,定期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落实规范性文件管理,建立健全配套保障制度。二是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作出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制度、听证制度和集体讨论制度。三是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伊川县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日常协助参与政府合同规范性审查、重大案件决策的讨论工作,提供相关法律意见和服务。

四、健全完善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

建立行政执法决定法治审核制度,强化对水政行政权力的监督,在行政许可、登记发证、现场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直接影响相对人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执法及行政管理环节,健全行政监督制度和制约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民主监督,重视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群众和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和回应。完善行政问责、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把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滥用权力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问责重点。

以法治化治理,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1、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水行政权力下放运行后,严格落实“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制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大《水利局行政许可事项内部操作暂行规定》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率。严格把好涉水项目的行政审批关口,对新、扩、改建、改造的各类取水、退水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科学论证,论证率达到100%。

2、全面推进水行政执法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完善水行政执法巡查制度,实现水行政执法工作由事后查处向预防为主、防查并重转变。按照《关于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意见》,以“定人、定岗、定区域、定责任、定标准”的原则,分解全局水政执法权限,开展水政执法巡查网格化管理,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提高执法巡查效率。

3、推进河道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为长效化、常态化地做好河道安全管理。

4、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实行水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组织开展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清理工作。建立和落实水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推行移动执法、执法视频记录、文书制作电子化,完善执法卷宗立卷标准。落实水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加强执法案例指导,推行柔性执法方式。做到水政执法人员从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下达说理式文书、告知当事人权利到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法程序规范有序。

5、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设立执法公示栏,将执法人员、执法流程、举报电话、收费依据等信息重新调整后全面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水行政执法行风监督员制度。

、完善执法信息建设。

进一步落实行政公示制度、执法过程全纪录及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伊川县人民政府网址及河南政务服务网站及时公布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审批办件公告等重点事项等信息,方便群众办事及时了解信息。同时制定《伊川县水利局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工作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严格落实两项制度建设,并明确事项清单,保障行政行为合规合理合法。

七、加强学法普法,提升法治水平。

围绕水利法治工作建设要点,局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切实落实局集体学法制度。一是定期组织水政执法人员开展学习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水法律法规,积极选派新任人员参加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二是开展水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全水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水行政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强化水利工程安全责任意识,履行好水利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责任。 三是通过“宪法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等普法宣传活动,多途径扩大宣传面,提高市民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自觉性和参与性。打造水利特色的法制宣传活动。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县街心广场开展了法律宣传活动,现场摆放展板、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向群众进行节水宣传、讲解水法律知识,接受群众咨询;3月22-28日,宣传以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创建节水型城市 实施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内容开展“世界水日”暨“中国水周”纪念活动,唤起全社会节水意识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八、存在问题

1、服务观念淡薄。人员缺乏主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基本意识。重处罚、轻教育,不是把行政管理的重点放在教育、引导和服务上。存在事前不介入,事中不指导的工作方式方法。

2、管理标准不高。人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一说工作就讲客观原因,管理粗疏,不敢执法、不愿执法,怕担责任。

3、业务技能不强。部分执法人员不学业务,不钻法律,按老经验办事,缺乏必要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部分人员学习浮于表面,对业务知识不求甚解,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和文书知识,作出的处罚决定等法律文书专业水平不高;不按程序办事,重实体,轻程序现象依然存在。

九、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措施

下步我们将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不得因分工不同、职责不同、情况不熟等原因延误、推迟、间断相关工作,确保岗位职责履行到位,保证业务工作的高效运转。

1、要端正执法理念。行政执法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既做到依法行政,又不失人文关怀;既主动作为,也讲求方法科学。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法观念;摒弃以罚代教的处罚思想,树立先教育后处罚的执法观念;摒弃监管就是查案的思想,树立适度监管不扰民的观念;摒弃随意执法倾向,树立依法履责观念。注重提升执法的综合效应,提倡采取指导、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法,防止简单、机械执法。

2、强化服务意识。目前我区大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都处在创业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政策、法规学习不够,难免会出现某些违规的行为。对于初次违规,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做到提示在先,教育在先,普法在先,告诫在先,处罚在后。主动帮助和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

3、严格队伍管理。大队切实加强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要建立健全制度,对所有不予立案的投诉、举报案件,均要追查事实根据和理由;要建立对已立案的案件进行全程监督。

4、围绕“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的工作需求。认真梳理标准化流程的基础上,减少申报材料、缩减办理环节、压缩审批时间、降低企业成本,完善网上申报、受理、文书邮寄送达等服务,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推进涉水审批及服务的网络化、便利化、多样化。特别是在企业办理取水许可证及涉企服务收费方面,多与企业做好沟通,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积极深化“次办好”改革,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积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以高水平行政执法引领带动法治政府建设,为促进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