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沙镇
-
日期:2024-12-13
来源: 白沙镇党政办
一、概况
白沙镇位于伊川县东南部,南临汝阳县、汝州市,北连吕店镇、彭婆镇,东接半坡镇、江左镇,西临水寨镇、白元镇,是河南省伊川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总人口24144户90410人,辖26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10万人是伊川县人口第一大镇。省道郑潼路从镇域北部穿过,焦枝铁路、洛临公路、洛界高速公路东西平行通过镇境,白降河自东向西横穿白沙全境。境内有白沙火烧馍、老马羊肉汤、劲松卤肉等非遗特色名吃以及娘娘山、自由县衙、东寨门等自然人文景观(1927年冯玉祥在白沙设置自由县,1932年秋,自由、平等两县合并,成立伊川县,县政府迁府店街)。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白沙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11345”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聚焦抓党建促引领,党的建设持续提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主动与福盈门门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定期到镇域内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参加活动,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先后高效整顿软弱涣散村刘庄村、焦王村、银李村。选择人口多、问题复杂、群众有需求的常岭村,利用收回的400余亩集体土地、20余万资金和拆除违建腾出的15000平方米建设用地,打造集“亲民、惠民、便民、乐民”于一体的乡里中心,为全镇、全县蹚出一条大村建设的新路子,范村、豆村等19个村乡里中心有序投入运营,提供综合服务、养老、医疗、教育等8大类定制化、亲民化服务,满足群众深层次、多样化需求。
(二)聚焦提成色促振兴,乡村面貌日新月异。一是项目建设有新成效。全镇上下紧盯“中心镇”建设奋斗目标,按照“北岭、西乡”工业,“南岭、东乡”农业的发展思路,持续服务好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在利尔、安耐克、热表产业园等项目中征地拆迁900余亩,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优质保障。绿色铸造园区已入驻五家企业,磨料磨具园区引进日出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盘活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豆村焊剂园区引进扩展新材料有限公司、洛阳卓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二是人居环境提档升级。镇区供排一体化、立面改造、弱电入地和路灯安装,洛临路、文化路、兴隆街、白半路4条街道提升改造工作已全部完工。全镇26个行政村改厕全覆盖。持续开展清洁村庄行动。截至目前,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670吨,清理村内水塘15口,清理村内沟渠145公里,开展“四旁”绿化数量2500株,“空心院”整治和“一宅变四园”共5个,日均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150人,清理残垣断壁32处。各村向所有农户征收卫生费42万元,镇奖补21万元,已全部到账;发放月度考核奖补资金93000元。对郑潼路、白半路等主干道路及小微公园开展春季修枝工作,共投入人工300余人次,机械80余台,完成白半路、洛临路、郑潼路树木栽种共计2800余株。三是乡风文明不断丰富。投资400余万元将老电站改建为白沙文化活动中心,在镇区核心位置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城市书屋等,群众休闲娱乐,开展送戏、送医、送教进村等活动200余次。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和“星级文明户”认领活动,“乡村光荣榜”评选镇级49人,村级182人,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村风。
(三)聚焦兴产业促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农业产业稳步发展。以“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涉及17个村总长18公里产业路的拆迁、占地已全部征迁到位,目前,修筑提升摩天渠4.5公里,开工蓄水池、泵站20处,南岭8公里道路已全线贯通,东岭剩余10公里预计在年底全线贯通,彻底解决了白沙镇东岭、南岭出行不便问题;通过和县水投、中铁二十局、北大荒等兄弟单位的高效对接,我镇目前已流转2.2万亩,将在今冬明春之前实行高标准农田治理,实现耕种收一体化、机械化作业,彻底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二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在“天富盈羊肚菌、玉地苑中药材、摩伊葡萄庄园”等乡贤创业的基础上,发挥村党支部、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引领作用,抢抓发展机遇,以追赶超越、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全面推动镇域高质量发展。2023年养牛补栏1800余头,养羊补栏1.5万只,养猪补栏11.3万余头,肉鸡补栏2.3万只。三是乡村建设持续发力。坚持乡村运营理念,成立镇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各行政村成立产权交易服务站,规范村内产权交易流程,建立台账,产权交易平台挂牌30笔,交易金额1298万元,居全县前列。
(四)聚焦办实事促民生,群众福祉持续增进。一是技能培训显成效。在上级部门的帮扶下,建起技能培训中心,按照“问需于民”的思路,对于不同群体、不同需求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精准培训;比如,针对开发区、伊电集团等企业用工需求,我们主打叉车、电工、电焊的培训,群众培训拿证后工资涨了2000多元;对农村妇女,则开办家政服务、月嫂、美食面点培训,并推荐到相关企业、单位务工。自培训中心去年建成以来,举办各类培训7期,培训学员400余人次,学员范围已辐射周边村庄近2万余人,月薪也增加了600—1000元不等。同时,对参加培训后有创业意向的群众,结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村里联系相关金融单位给予创业金融支持。二是道路提升补短板。制定了《白沙镇村筹镇补基础设施补短板计划实施细则》,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通村入组联户”道路建设工程,采取“村民自筹+镇政府补贴”的形式筹集道路建设资金,村民代表参与施工监督,严把工程质量关。目前,道路建设长度已达15公里。通过道路的建设,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三是乡里中心强功能。在乡里中心建设上,白沙镇摒弃小盆景的创建思路,以实用为先,以改造提升为主,探索出了一条“大村示范引领、小村辐射带动”的新路子。具体工作中,白沙镇按照“行政弱化、服务强化、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原则,对党群服务中心实行“亲民化”改造,对已经建设完成的乡里中心引入市场化运营,提高利用率,在发挥公益、服务功能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已实现市场化运营功能场所共15处,累计增加村集体年收入近百万元。首批建设范村、豆村、白沙村等人口超过5000人的大村,完善乡里中心各功能室,新建体育广场、健身游园等便民服务场所,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目前,白沙镇已建成乡里中心21个,剩余5个村预计年底前完成。四是连片打造出形象。在基础设施最落后的南岭片区,启动了六个村连片打造项目。争取了上级10公里的“白变黑”道路提升项目,再通过“镇补村筹”的方式,鼓励乡贤投身家乡建设。道路两侧种植的树木,采用“村集体采购一批,乡贤、群众捐赠一批”的方式,对村道进行绿化,种植金丝国槐、玉兰等树木共计5629余株,提升了乡村道路“颜值”;其他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五是文教卫生齐发力。白沙镇卫生院花费40余万元购置了中频治疗仪、电动恒压加热砭石走罐器、艾灸治疗仪、胎儿监护仪、生物刺激反馈仪以及病床等设备,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和办公条件,登记65岁以上老年人9433人,参加健康体检7629人,体检率80.97%,积极对辖区的18—64岁妇女进行两癌普查,普查1101人。目前,26个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创建全部达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3场送戏下乡演出3场,公益电影放映104场,各村自行组织铜器表演、广场舞表演、民宿文化表演、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62场,受益群众达1.7万人次。
(五)聚焦守底线促稳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建以民法典为主要内容的法治宣传阵地5个,开展普法培训13场次,受惠群众众7580人,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65件,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65件。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做好隐患排查整治、应急处置、源头预防,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同时,常态化开展“三清两建”工作,推广“一网双联多元”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了“镇党委+村党支部+村民小组+网格员”的4级网格工作平台,设立一级网格9个,二级网格26个,专职网格员52人,兼职网格员323人,通过日常督查,精准问责,压实了各级网格责任,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京、省、市、县信访案件由去年的72起减少至48起,同比下降33%,保持了镇、村大局稳定。重拳出击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夯实安全生产责任,统筹推进防火防汛、地质灾害、道路安全及重点场所等安全隐患排查,排查整改一般隐患13起,已整改完毕。举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会议12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会议6场、应急演练1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白沙镇正以“赶考”的心态、实干的姿态、奔跑的状态,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镇,绘就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伊川画卷增添白沙画卷而不懈奋斗!
办公时间(工作日):夏季8:30—12:00,15:00—18:30;冬季8:30—12:00,14:30—18:00
二、下设机构、职能及联系方式
(一)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运转工作,承担文秘、信息、政务公开、机要、保密、档案、财务、后勤等工作。对应县级党委办、政府办、人大和政协机关、改革办、机构编制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二)党建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服务乡镇党委加强自身建设,指导村级党组织建设等工作。对应县级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统战、民族宗教、老干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三)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统筹落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等工作。对应县级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科技、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商务、文化旅游、审计、统计、金融监管、市场监管、粮食和物资储备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三)乡村建设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林业、水利等工作;承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对应县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乡村振兴、水利、林业、人防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四)乡村建设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落实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林业、水利等工作;承担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对应县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乡村振兴、水利、林业、人防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五)公共服务办公室。负责推进区域公共服务工作,组织实施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各项公共服务。对应县级教育、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医保、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六)平安建设办公室。承担辖区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以及社会稳定等工作。对应县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网信、信访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七)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和省政府下放权限决定,以乡镇名义行使行政处罚权;负责健全执法配合联动机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等工作。对应县级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文化和旅游、城市管理等具有执法权的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八)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根据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授权集中办理有关审批和服务事项,负责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建设、运行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对应县级行政审批和信息管理部门以及具有审批权限和政务服务事项的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九)应急管理办公室。贯彻落实国家应急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负责应急和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应急救援;负责辖区内消防安全等工作。对应县级应急管理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十)退役军人服务站。宣传贯彻退役军人有关政策法规,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落实;负责拥军优属工作;培育宣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典型等工作。对应县级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十一)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村镇规划,指导做好村规划的实施和住宅建设的管理工作;依法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以及村镇建设规划许可等工作。对应县级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住房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十二)招商促进服务中心。负责投资项目的洽谈、立项、论证、审批;负责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分解和统计考核奖励等工作。对应县级商务、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等部门。
电话:0379-68501003
三、主要负责人
郭永斌:党委书记
郝炳磊:党委副书记、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