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川县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日期:2015-04-17
来源: 政府办电子政务中心
伊川县2014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统计 公 报
伊川县统计局
2015年2月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兴县、产业立县、科教强县”这一主题,凝聚力量,创新思路,攻坚克难,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3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5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74.5亿元,增长7.5%。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文化、服务、商贸等第三产业项目,同时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升级步伐以及新建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2014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4:63.2:26.4,三产比重逐步加大。
市场物价微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增长1.5%。其中,食品类价格增长3.2%。从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呈6升1平1降格局。
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2013年平均价格为100)
项目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 101.5
#服务项目价格 101.2
消费品价格 101.6
1、食品 103.2
#粮食 110.1
肉禽及其制品 101.4
蛋类 109.6
水产品 104.8
菜类 95.3
干鲜瓜果 122.0
2、烟酒及用品 100.0
3、衣着 103.8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2.2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5
6、交通和通讯 100.1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4
8、居住 98.9
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37458人,城镇在岗职工36035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1821元,比上年增长16.7%。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727名,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1897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56人。外出务工人员数达22.2万人次。
二、农业
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8.7万亩,下降0.2%。粮食总产量33.2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16.6万吨,秋粮总产量16.6万吨。油料面积7.1万亩,增长0.5%。油料产量9946吨,下降6.9%。蔬菜面积8.7万亩,增长3.6%。棉花面积和烟叶面积分别是1.4万亩、4.4万亩,均与上年持平。烟叶产量7946吨,增长4.8%。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流转土地16.5万亩,其中种植业流转11.1万亩,养殖业流转4.2万亩。新建标准化养殖设施400个,完成谷子、烟叶等特色种植20万亩,新发展蔬菜基地7000亩,温棚蔬菜21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8.8万亩,产值1.65亿元。新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5个,新发展龙头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28家。
畜牧业稳定发展。出栏肉猪47.1万头,比上年增长7.0%;出栏牛5.5万头,增长2.4%;出栏羊3.8万只,增长4.5%;肉类总产量47483吨,增长2.9%;禽蛋产量24130吨,下降0.3%。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产量 增长±%
粮食 33.2万吨 -7.9
#夏粮 16.6万吨 -0.9
秋粮 16.6万吨 15.4
油料 9946吨 -6.9
#花生 6042吨 -4.9
油菜籽 1946吨 持平
芝麻 1958吨 -17.5
棉花 960吨 -2.5
烟叶 7946吨 -4.8
水果 12872吨 -1.2
蔬菜 223877吨 11.2
畜牧业产品产量和畜禽存(出)栏数量如下:
产品名称 产(存、出栏)量 增长±%
肉类总产量 47483吨 2.9
#猪牛羊肉 44106吨 4.8
奶类总产量 21389吨 -1.8
禽蛋总产量 24130吨 持平
牛年末存栏数 8.0万头 -4.8
牛当年出栏数 5.5万头 2.4
生猪年末存栏数 35.1万头 -3.8
生猪当年出栏数 47.1万头 7.0
羊年末存栏数 5.6万只 4.2
羊当年出栏数 3.8万只 4.7
家禽年末存栏数 390.4万只 3.8
家禽当年出栏数 274.3万只 持平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植树造林7.59万亩,其中人工造林7.22万亩。栽植树木400余万株。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投入资金4.2亿元,建设林业生态林7.5万亩。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3.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1%;农用拖拉机达40260台,农用运输车9504辆。农村居民用电量28493万千瓦时;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7.7万亩,增长2.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5亿元,增长14.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18.8亿元,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及农村个体工业增加值40.1亿元,增长2.9%。6个主要行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12.1%,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5.9%。其中,铝及精加工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电力生产供应业4个行业分别增长16.2%、6.3%、23.4%和-2.6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3.89亿元,下降3.1%;重工业增加值116.57亿元,增长15.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0.35亿元,增长15.6%;私人控股企业增加值82.67亿元,增长17.2%;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增加值1885万元,下降18.75;外商控股企业增加值2.32亿元,增长9.3%。
营业收入增长但持续亏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5%。税金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为4.15亿元和-3.3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5.7亿元,下降5.8%。产销率98.15%,比上年提高0.25个百分点。
能耗居高不下。规模以上企业消费能源371.3万吨标准煤,增长0.69%。其中,电力消费107.01亿千瓦时,增长1.3%。产值能耗0.7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8.2%。全社会用电量10.99亿千瓦时(不含伊电集团等用电大户),下降2.83%。其中,第一产业0.21亿千瓦时,增长18.5%;第二产业6.17亿千瓦时,增长7.5%;第三产业1.01亿千瓦时,下降22.1%;城乡居民3.81亿千瓦时,增长5.1%。
建筑业形势困难。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总产值3.76亿元,增长2.4%。施工房屋面积16.5万平方米,下降75.3%;竣工房屋面积13.8万平方米,下降3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固定资产投资352.3亿元,增长19.6%。按类型分,国有投资11.1亿元,下降64.5%;民间投资341.3亿元,增长23.5%。第一产业投资29.4亿元,下降35.2%;第二产业投资188.3亿元,增长25.7%;第三产业投资134.8亿元,增长4.7%。产业集聚区投资150.4亿元,增长25.8%。施工项目275个,其中新开工172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18个,比上年增加21个,投资278.4亿元,增长19.6%,占全部投资额比重80.5%。如:投资35亿元的洛阳利尔年产2万吨多晶硅及组件项目、投资32.5亿元的洛阳芯源微电子产业园项目、投资30亿元的新江基软件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27亿元的天成国际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投资22.7亿元的世纪动漫之都项目等。
基础设施投资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额32.75亿元,下降50.7%。施工项目275个,比上年增加2个。
房地产业形势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6.65亿元,增长15.7%。其中,住宅投资4.53亿元,下降5.7%。商品房施工面积152.8万平方米,增长3.9%。其中,住宅114.9万平方米,下降3.2%。商品房销售面积26.3万平方米,增长28.6%。其中,住宅24.9万平方米,增长24.4%。商品房销售额8.1亿元,增长29.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亿元,增长12.6%。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2亿元,增长13.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1亿元,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03.1亿元,增长12.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7.2亿元,增长13.8%。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全年进出口15564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7040万美元,增长187.3%;进口总值8524万美元,下降37.8%。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纳入重点管理在谈项目56个,总投资356亿元,已有27个项目顺利签约,项目总投资188.3亿元,其中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175.4亿元。合同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75.4亿元。
六、产业集聚区发展
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85家,主导产业集群企业17家,全部从业人员38000人。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13.0%;实现税收4.2亿元,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50.4亿元,增长25.8%;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1.6万人,增长21.5%。共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0个,投资18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8个。实施产业项目12个,投资134亿元。
七、交通、邮电
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货运周转量46.39亿吨公里,增长30.0%;旅客周转量32.71亿人公里,增长21.0%。客运班次4751次,乘客9.73万人次。全县公路干线总里程154.27公里。其中,二级公路127.75公里。按路面等级分:沥青混凝土133.75公里、水泥混凝土18.95公里。晴雨通车里程153.72公里,公路绿化里程149.41公里,公路养护里程154.27公里。全县涵洞共312道,4937米。公路桥梁47座2719.99米。其中,大桥6座1505.66米、中桥10座595.39米。新增入户车辆1.26万户,现有小汽车7.9万辆,货车1.1万辆,农用车、摩托车4.6万辆。
通信业快速发展。电信业务总收入2.1亿元,邮政业务收入3386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2.8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43万户,新增移动电话1.6万户。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地方财政收入219300万元,比上年增长0.3%;地方财政支出381044万元,增长4.3%。其中,公共预算收入151899万元,公共预算支出313038万元,分别增长15.8%和增长9.9%。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8146万元,增长9.1%。分税种来看:增值税10743万元,增长18.4%;营业税30346万元,增长16.3%;企业所得税7767万元,下降19.2%;个人所得税1727万元,下降1.5%;城镇土地使用税5783万元,增长6.0%;耕地占用税12893万元,增长107.9%。非税收入63753万元,增长26.5%。
民生支出大幅增长。农、林、水事务资金支出5.15亿元,各项民生支出15.9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0.83%。其中,教育支出6.5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9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1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29亿元;住房保障支出9049万元,分别增长8.7%、14.1%、10.7%、0.1%、30.4%。
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31亿元,比年初增加49.91亿元,增长26.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46.81亿元,比年初增加41.52亿元,增长3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2.42亿元,比年初增加6.88亿元,增长8.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1.41亿元,比年初增加21.13亿元,增长16.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2.0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增长3.9%;中长期贷款余额6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8.79亿元,增长37.6%。农商行存款余额145.33亿元,比年初增加43.7亿元,增长43.1%;贷款余额93.79亿元,比年初增加12.99亿元,增长16.1%。
九、教育、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公办普通高中4所、民办普通高中1所、公办职业高中1所、公办中专2所、公办特教1所、公办初中37所、民办初中16所、公办小学328所、民办小学20所、公办幼儿院4所、民办幼儿院148所。全县教学班4557个,其中公办学校教学班3003个,民办学校教学班1554个。全县在校生284613人,其中,公办学校221313人,民办学校63300人。全部教职工11826人,其中公办学校7725人,民办学校4101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普通中学入学率均达100.0%。一本上线335人,二本上线1064人,本科上线2101人。
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繁荣。接待游客人数19万人次,增长10%;过夜游客人数9.96万人天;旅游总收入0.72亿元,增长18%。游客满意度100%,投诉率为零,无重大旅游投诉案件发生,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4个旅游项目已完成投资7.4亿元。分别是:投资30亿元的七彩龙都风情园项目、投资22.77亿元的动漫之都项目、投资3.5亿元的程林文化园项目、投资6亿元的凤凰水城项目。
广播电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96.9%,有线电视入网户7.5万户。播出《伊川新闻》232期,发稿2562条。电视台周播出时间112小时,县级广播电台播出时间16小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共有乡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9个,实有床位2381张,卫生技术人员2576人,执业(助理)医师1492人,注册护士1377人,卫生防疫机构人员92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248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369个行政村共有村卫生室415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0.6万人,参合率93%,新农合累计补偿183.64万人次,补偿金额21530.43万元。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784427份,建档率达97.3%。产妇总数9450人,产妇住院分娩率99.98%;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97.59%。卫生科技获省、市科委立项1项。完成卫生科研项目1项。无偿献血5567人次,献血量222.68万毫升。婴儿死亡率5.40‰。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0元,比上年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374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9753元,比上年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546元,增长11.8%。
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062.57万元、农村低保资金3742.45万元,下拨冬春救灾资金174万元,面粉5590袋、棉被3900条、棉衣1600套。在册五保户3350人,发放五保金1051.918万元、住院五保共2934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223.8万元。医疗救助交补充保险42383人454.4万元。其中,交新农合34162人204.9726万元;交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229人41.5820万元。办理结婚登记9716对,离婚登记1205例,登记合格率100%。
十一、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土地管理
环境保护明显改善。地表水责任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良天数310天。二氧化硫排放量日均<0.15毫克/升,全年共298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毫克/升,全年共580吨。机动车环保检测18295辆,合格率达95.02%。伊河湿地公园成为洛阳首家省级湿地公园。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8起,死亡2人,受伤23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19.1%、27%、17.9%。其中,交通事故发生176起,死亡1人,受伤23人;火灾事故发生61起,无人员伤亡;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安全事故死亡2人、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1人。
土地储备稳步推进。实施占补平衡项目3个,面积61.7公顷,其中乡镇1个,面积4.95公顷;市区补充耕地1个,面积33.3公顷;异地代补项目1个,面积23.4公顷。实施耕地后备资源项目1个,面积175.2公顷,新增耕地151.7公顷。全县耕地保护面积6072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57127.66公顷。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后以统计年鉴公布的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