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为了做好防汛工作,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防洪法》《防汛条例》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明确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一、防汛工作方针和任务
      (一)方针: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二)基本任务:积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认真贯彻执行《防洪法》、《防汛条例》和《实施办法》等有关法规,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意识;
       2.严格实行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汛前准备、汛期抗洪抢险、汛后水毁工程修复全过程负责,并层层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
       3.认真开展汛前检查,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防汛责任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工程措施到位、通信设施到位、防汛物资到位、预案落实到位;
       4.划分事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加大投入,提高防洪工程标准,尽快处理工程隐患,保证水利工程安全度汛;
       5.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搞好预测预报,进行科学决策,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灾效益;
       6.一旦出现险情,采取果断措施,全力组织抢险,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7.及时修复水毁工程,开展灾后救助,尽快恢复生产;
       8.讲大局,讲纪律,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团结抗灾;
       9.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做到两不误。
       二、防汛组织与职责
       防汛抗洪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动员和调动各部门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完成。
      (一)防汛组织 《防洪法》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指挥机构,负责领导、组织全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湖泊的流域管理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指挥所管辖范围内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管理机构。
       结合我省的情况,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分别设立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防旱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指挥本行政区域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常设办事机构设在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防汛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防汛指挥机构各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二)防汛职责
       为了加强防汛责任制,使防汛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各有关防汛组织的防汛职责如下: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制订本地区有关防洪的政策性、规范性文件,做好防汛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组织全社会力量参加抗洪抢险;
      (2)负责建立健全本地区防汛指挥机构及其常设办事机构;
      (3)按照本地区的防洪规划,广泛筹集资金,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防洪工程建设,不断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
      (4)负责制订本地区防御洪水和防御台风方案;
      (5)负责本地区汛前检查、险工隐患的处理、清障任务的完成、应急措施的落实,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准备;
      (6)贯彻执行上级重大防汛调度命令并组织实施;
      (7)负责安排解决防汛抗洪经费和防汛抢险物资;
      (8)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灾后救助工作,恢复生产,修复水毁工程,保持社会稳定。
       2.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主要职责
      (1)在上级防汛防旱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协调处理有关问题;
      (2)部署和组织本地区的汛前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影响安全度汛的有关问题;
      (3)按照批准的防御洪水方案,落实各项措施;
      (4)贯彻执行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防汛调度指令,按照批准的洪水调度方案,实施洪水调度;
      (5)依法清除影响行洪、蓄洪、滞洪的障碍物以及影响防洪工程安全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6)负责发布本地区的汛情、灾情通告;
      (7)负责防汛经费和物资的计划、管理和调度;
      (8)检查督促防洪工程设施的水毁修复。
       3.防汛责任制度
       各级防汛防旱指挥部要建立健全分级管理责任制、分包工程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值班工作责任制。
      (1)分级管理责任制
       根据水系以及堤防、闸坝、水库等防洪工程所处的行政区域、工程等级和重要程度以及防洪标准等,确定省、市、县各级管理运用、指挥调度的权限责任,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调度。
      (2)分包工程责任制
       为确保重点地区和主要防洪工程的度汛安全,各级政府行政负责人和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实行分包工程责任制。例如分包水库、分包河道堤段、分包蓄滞洪区、分包地区等。
      (3)岗位责任制
       工程管理单位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以及护堤员、巡逻人员、抢险人员等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任务和要求,定岗定责,落实到人。
      (4)技术责任制
       在防汛抢险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技术专长,实现优化调度,科学抢险,提高防汛指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预测预报、制定调度方案、评价工程抗洪能力、采取抢险措施等有关防汛技术问题,应由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建立技术责任制。
      (5)值班工作责任制
       为预防不测,各级防汛机构均应建立防汛值班制度,使防汛机构及时掌握和传递汛情,加强上下联系,多方协调,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汛期值班人员的主要责任如下:
       A.了解掌握汛情。汛情一般包括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具体内容是:①雨情、水情:按时了解实时雨情、水情实况和气象、水文预报;②工情:当雨情、水情达到某一量值时,要主动向所辖单位了解河道堤防、水库、闸坝等防洪工程的运用、防守、是否发生险情及处理情况。③灾情:主动了解受灾地区的范围和人员伤亡情况以及抢救措施。
       B.按时报告、请示、传达。按照报告制度,对于重大汛情及灾情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对需要采取的防洪措施要及时请示批准执行;对授权传达的指挥调度命令及意见,要及时准确传达。
       C.熟悉所辖地区的防汛基本资料和主要防洪工程的防御洪水方案的调度计划,对所发生的各种类型洪水要根据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D.对发生的重大汛情等要整理好值班记录,以备查阅并归档保存。
       E.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履行交接班手续。
       F.做好保密工作,严守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