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9—2023年)》解读材料
-
日期:2019-02-12
来源:
《洛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9—2023年)》解读材料
一、背景情况
冷链物流是近年来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也是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对洛阳而言,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也有利于提升洛阳市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增强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根据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及省级相关部门新出台的政策文件,结合我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了《洛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起草过程
2018年8月28日市发改委以竞争性磋商方式进行公开招标,委托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展《规划》编制。2018年9-10月份,在市商务、农业、畜牧等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市发改委会同编制单位完成了工作方案编制、前期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赴有关县(市、区)以及重点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11月份,通过发放问卷、专题座谈等方式,与相关市直委局、重点企业、驻洛部队进行了交流研讨,并赴郑州、漯河、许昌等地对万邦、双汇、华夏易通等省内知名冷链物流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12月10日完成了《规划》编制工作。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7章,分别是规划背景、总体要求、空间布局、重点行业冷链物流、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冷链物流要素体系和保障措施。
第一章 规划背景。分为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启示、洛阳市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机遇与挑战3节。旨在借鉴国内外冷链物流发展经验,分析研判洛阳市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分为基本思路、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4节。提出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冷链物流枢纽、“一带一路”冷链物流重要节点、豫西北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的战略定位。在发展目标上,提出冷链物流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冷链设施不断升级等四个方面目标和11项具体指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分为物流网络布局和物流通道布局2节。提出向城市周边迁移、向交通枢纽集聚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布局原则,着力构建“一基地、多园区、全覆盖”的物流网络布局和“双走廊、三通道”的物流通道布局。
第四章 重点行业冷链物流。结合洛阳实际,重点提升果蔬、肉类、花卉、药品和乳制品“五大行业”的冷链物流。
第五章 冷链物流网络体系。提出实施“五大工程”,分别是“一带一路”节点工程、区域集散工程、城市共同配送工程、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工程和军队冷链保障社会化工程。
第六章 冷链物流要素体系。提出强化“五大要素”,分别是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发展、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强化冷链物流信息平台与技术开发和培育壮大冷链物流市场主体。
第七章 保障措施。主要是从加大统筹协调、强化政策扶持、引导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育、强化统计分析等5个方面保障规划落地、目标实现。
四、文件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发展实际中找问题、找短板,从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中找差距、找方向。围绕社会化不足、辐射范围小、设施水平低等问题,重点提升“五大行业”、实施“五大工程”、强化“五大要素”,既解决共性问题,又突出洛阳冷链特色,力争打造冷链物流洛阳模式。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注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物流发展规律,尊重市场选择,以市场自发形成的冷链物流设施和运行体系为基础,通过规划引领和指导,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空间布局方面,提出向城市周边迁移、向交通枢纽集聚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布局原则;在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方面,注重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冷链物流业务。
三是坚持结果导向。注重规划落地、讲求实效,按照纵向到底的要求,将规划意图落实到具体任务和具体项目上,力争做到工程任务科学合理,项目谋划务实解渴,措施有效得力,尽可能列明各个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提高可操作性。重点谋划实施17个冷链物流项目,计划总投资80亿元。